余华凭借小说《兄弟》获得今年俄罗斯“亚斯纳亚·波利亚纳文学奖”最佳外语作品奖
余华凭借小说《兄弟》获得今年俄罗斯“亚斯纳亚·波利亚纳文学奖”最佳外语作品奖
#余华凭借《兄弟》获俄文学奖#莫斯科时间9月16日晚(北京时间9月17日凌晨),第20届“贾斯娜·波利亚娜文学奖”颁奖典礼在莫斯科彼得罗夫大剧院举行。“贾斯娜·波利亚娜文学奖”是当今俄罗斯文坛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。中国作家余华凭借小说《兄弟》获得今年“贾斯纳·波利亚娜文学奖”最佳外语作品奖。
贾斯娜·波利亚娜文学奖于2003年由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设立。它是以列夫·托尔斯泰出生并生活了一辈子的庄园亚斯纳亚·波利亚纳命名的,被授予俄罗斯当代最优秀的小说家。
2015年,“贾斯娜·波利亚娜文学奖”新增一个奖项,表彰翻译成俄语的最佳外语作品。过去的外语图书奖得主包括朱利安·巴恩斯、露丝·奥泽基、奥尔罕·帕慕克、马里奥·巴尔加斯·略萨和阿摩司·奥兹。余华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。
据悉,余华将获得“Jasna Asia Pogliana文学奖”小雕像和120万卢布的税前奖金。同时,该奖项对将获奖作品翻译成俄语的译者进行表彰,译者也将获得经济奖励。
俄媒报道评判:《兄弟》极具艺术价值,展现了中国的民族精神。《兄弟》是余华16年前写的,讲述了两个时代一对性格迥异的兄弟的故事。这两个时代,一个是狂热,本能被压抑,命运悲惨,一个是伦理被颠覆,浮躁放纵,众生皆如日中天。一个西方人要活400年才能体会到两个世界的不同,而一个中国人只需要40年。两兄弟,哥哥叫宋刚,弟弟叫李光头。他们从小一起长大,却踏实,克己,乖巧,张扬,放纵,豪放,最后来了完全不同的人生结局。
俄罗斯媒体报道称,贾斯纳·波利亚那文学奖主席、列夫·托尔斯泰的曾孙弗拉基米尔·托尔斯泰表示,评审团一致认为余华的《兄弟》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,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。“一个时代的全貌——它鲜明的色彩,令人难忘的画面,都在读者面前重现。循着主人公命运的跌宕起伏,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从‘文革’到今天所走过的艰难、矛盾、戏剧性的道路。”
此外,托尔斯泰认为《兄弟》艺术地结合了喜剧和悲剧、怪诞和深刻的生活真相、民族色彩和普遍意义。他说,“评审团认为《兄弟》是一部极其重要的现代世界文学作品,因为它充满了对人民的爱,充满了人道主义,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更深的相互理解,这在今天尤为重要。”
余华,俄罗斯版的兄弟:致敬贾斯那亚波利亚那的树林。由于疫情原因,余华没能来到颁奖现场,但他通过视频与现场连线。视频中,他感谢了“贾斯娜·波利亚娜文学奖”评委和主席、莫斯科文字出版社2015年出版《兄弟》俄文版,以及邓月娘的翻译。
他还分享了2007年9月在贾斯纳·亚·波利亚那参观列夫·托尔斯泰墓的场景。“我正站在一片安静的枝叶繁茂的森林里,站在列夫·托尔斯泰的墓前。当阳光照射下来,颜色停留在树叶上,光线来到列夫·托尔斯泰的墓地。
这是我见过的最普通也最不平凡的墓地。没有墓碑和墓志铭,只有一块长方形的草甸,隆起在草甸里。列夫·托尔斯泰经历了简单而震撼的一生,他长眠的墓地也同样简单而震撼。”
当时,他在墓地前站了很久,脑海里浮现出他第一次看到列夫·托尔斯泰作品时的场景。那是1977年,他17岁。文革一年后,以前被禁的世界文学名著重新出版。第一批到达他居住的城镇的世界文学名著只有五十部。在这五十本书中,有三本是列夫·托尔斯泰的《战争与和平》、《安娜·卡列宁》和《复活》。
他还记得那天天一亮就去书店排队。结果他到了那里,看到300人排队,都是通宵。当时这些书供不应求,书店只能发书票,一张书票买一种书。人家先说买四卷书。买不到四卷,就买两卷。如果只有一本书,你应该选择那本厚的。结果书店开门后,一个工作人员出来说只有五十张书票。
“当时有十几个没有书票的人还站在书店外面,等着里面买书的熟人出来,羡慕地伸手去摸他们的书。我也站在那里。我认识的一个人买了安娜·卡列宁。在检查了我的手是干净的之后,他同意让我用双手拿着书一会儿。说完,他大方地翻开书页,让我的鼻子闻闻新鲜的墨水。”
余华说:“这是四十五年前的事了。现在进了国内的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,不知道买什么书,因为书太多了。现在列夫·托尔斯泰的作品在中国随处可见,安娜·卡列宁有一百多个版本。”
讲这个故事的时候,余华在北京的一个小树林里。“我感觉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,这片森林是在向贾斯那亚波利亚那森林致敬。”
新版《兄弟》海外声音:兄弟的国际影响力回归兄弟。在获得俄罗斯贾斯娜·波利亚娜文学奖之前,《兄弟》已经获得了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、《瑞士时报》新世纪最佳作品、法国《世界报》二战后100部最佳小说。尽管这部作品在中国出版时备受争议,但不可否认的是,它对余华的国际影响是非常显著的。
与《活着》不同,《兄弟》在没有影视加持的情况下,在欧美书市引起巨大反响。2009年,《兄弟》英文版出版前后,美国各大媒体几乎不约而同地介绍余华及其作品,包括《NPR》等重要播出。
学者和评论家、刘、法国翻译家徐钧及其学生杭玲等都对《兄弟》的海外声音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研究。徐军、杭玲发现:“《兄弟》在法国的出版,把余华从汉学的小圈子推向了主流阅读群体,在主流媒体上掀起了评论热潮,获得了文学奖项,这无论对余华个人还是对中国当代文学来说,都是一个不寻常的现象。”
王侃在《里外》中列举了当时法国、德国、英国的外媒文艺理论,并提炼出几个特点:外媒注意到了《兄弟》的惊人销量,但没有人将其视为向大众“捞钱”的市场行为,他们认为《兄弟》表现了余华“对当代中国生活的执着批判”;
外媒相对集中肯定《兄弟》在审美层面上的成就。当中国评论家不屑于余华用漫画式的夸张来描述历史时,外媒只是认为余华的讽刺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。此外,大部分外媒也认为《兄弟》在“意识形态”方面“犀利深远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文学圈之外,《兄弟》也引起了其他领域学者的关注。《21世纪资本论》的作者、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·皮凯蒂在他的新书《兄弟》中写道。法国经济学家、巴黎经济学院创始人之一丹尼尔·科恩也说《兄弟》是“一本让你重新信任小说的书”:“我的意思是,从某种意义上说,小说是哲学的传承,因为它能让你了解人类的灵魂,它也是社会学和历史学的传承,因为它也能引导你了解社会。
相关文章:
- [快讯]缘起南昌蜜恋,双向奔赴爱渡
- [快讯]服务畅通无阻:格力售后师傅解决交通堵塞展现英雄本色
- [快讯]射击女子多向飞碟团体赛中国队破世界纪录夺冠!极氪敬赠001 FR
- [快讯]山洪突袭 现代守护 北京现代为京津冀车主推6大守护权益
- [快讯]播撒阳光 用爱守护 阳光人寿邀您一起做好事
- [快讯]印度多地爆发牛块状皮肤病:170万头牛被感染,超过7.5万头牛死亡
- [快讯]左右开弓,孙兴慜“帽子戏法”替补出场13分钟打进3球
- [快讯]现场曝光:美军飞机与一只鸟迎面相撞,飞行员操作不成功后坠入居民区
- [快讯]我国台湾发生6.5级地震:水中鱼群纷纷跃出水面,顶楼游泳池掀起巨浪
- [快讯]皇家礼物还是偷来的?南非向英国王室讨要归还500克拉“非洲之星”钻石
相关推荐: